根据石首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石首市中医医院被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一位位白衣战士与“疫情”赛跑,用青春和汗水在防“疫”一线诠释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人间世,医者心
丁园芳,石首市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农工党党员、副主任医师。自市中医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以来,丁园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她担任二楼病区的负责人,每天都进入病区查看病人,即便是夜里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并指导值班医师工作,多次因患者病情较重,在科室处理病人到深夜,第二天仍照常工作。 工作期间,她积极向海南、广东的专家请教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案,与杨振平院长一起为每位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她不仅关心患者的治疗,同时也会妥善解决患者生活上的问题。她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要求,让食堂配制不同的饮食;询问患者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主动为患者安排生活物资等。

除了关注患者病情,她还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有一名患者一家多人感染新冠肺炎,情绪一直比较低落,救治期间,丁主任特地安排医护人员给他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倍增,病情日渐好转。还有一对夫妻同时入住不同的病区,夫妻互相牵挂,情绪消极,丁主任在了解病人的心理后,征得领导同意,让夫妻转入同一病区,相互照顾、相互鼓励。 面对严峻的疫情,她丝毫没有退缩。她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看到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李庆红,石首市中医医院外二科护士长,在家是一位贤妻良母,操持家务井然有序,在医院则是一个能干好手,面对疫情,她无所畏惧有条不紊。报名参加战“疫”前,她将家里的房产证、户口簿、银行卡及密码一一告知儿子,毅然决然地进入一线战斗。 在石首市中医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后,她帮助隔离病区准备物资,在六个楼层间来回穿梭,瘦弱的身体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一楼作为重症患者收治病区,是最危险的地方,她却第一时间申请前往,在最前线满负荷的运转。每天早晨8点进去,晚上8点出来,身着防护服十几个小时,但看着病人一个个好转,她打心底替病人高兴,疲累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下班后她还不忘对一起战斗的伙伴们加油打气,鼓励大家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天。

连续工作二十几天,李庆红病倒了,院领导第一时间前去看望,但她表示自己的身体不打紧,休息一两天就好了。短暂的休息后,她又投入了战斗,丈夫很心疼,她却笑着表示,如果自己离开重症病房,就会有新的同事替补,同样有感染的风险。 风险与辛苦同在,坚持与无畏相随!她说:“我是一名护士长,也是一名护理‘老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再苦再累也要坚守疫情最前沿。”
女子本弱,遇战则刚
王诗宇,石首市中医医院内一科护士,作为第一批征用人员进入战场。当她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时,感觉闷的透不过气,但是走进病区,所有的不适好像都消失了,因为这是她的主战场,这里需要她!女子本柔,遇战则刚。医院的各种防护物资紧缺,为了避免上卫生间浪费防护服,她一天下来都不敢喝水,连正餐也不敢多吃。 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不确定,心理也非常脆弱,在保证基础治疗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她特别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每次上班她都会抽一部分时间去病房和患者聊天,让他们在病房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一位三十岁岀头的疑似患者,入院时反复高热、乏力,伴有咳嗽、糖尿病和肝脓肿,情况很不乐观,大小便只能在床边解决。她不嫌脏、不怕累,主动帮患者倒大小便,从没听她抱怨过。得知患者来医院比较仓促,随身衣物都没带,唯一的亲人也在隔离,她便联系自己的父母从家里拿了毛衣、外套,并给他买了充电器,以便他随时跟家里人联系。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核酸检测终于转为阴性,后转入市人民医院进行专科治疗,王诗宇也替患者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