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首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陈列柜中,一双三寸金莲绣花鞋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主人是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母亲秦凤二。 一家十人参加革命,九人壮烈牺牲,为了保全革命力量,她义无反顾英勇捐躯。90多年过去了,她的身影化作了青山的风骨,她的故事,随着高天上流云四方传颂。 秦凤二1885年出生在桃花山秦家湾,她有三个儿子,长子和次子是桃花山区农民运动的骨干领导人,担任第四区妇协会主任的秦凤二不仅支持儿子们的革命工作,还积极动员她大伯、二伯、小叔和三个侄子参加革命。 1928年秋,国民党第十八军某部盘踞石首,提出“杀尽红军,血洗桃花山,见树砍三刀”的血腥口号。在与他们的殊死抵抗中,秦凤二的两个儿子和六位叔伯子侄相继牺牲。 消息传来,秦凤二悲痛万分,凝视着亲人遇害的方向,她心如刀绞,热泪长流。后面有追敌,心中有使命,这个时候容不下儿女亲情。抹去眼泪,倔强的秦凤二将两个儿子留下的军帽塞到年仅15岁的小儿子手中,鼓励他扛起两位哥哥的大旗,继续战斗! 1932年7月,国民党徐源泉部对湘鄂西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石首苏区丧失,秦凤二母子不幸被捕。秦凤二娘家哥哥四处奔走、散尽家财,但国民党方面仅答应给一个人活命的机会。得知消息后的秦凤二坚决牺牲自己,留儿杀敌。临刑前,苍白的月光透过牢房的窗棂,照在冰冷的墙壁上,借着微弱的光线,秦凤二抚摸着遍体鳞伤的儿子对他说:“妈的死,不足惜!我的儿啊,你是妈最后的希望,你要好好活着,继续战斗。革命成功后,把红旗插在我的坟头上,让妈看一眼!”说完,秦凤二毅然转身坚定地走向刑场,高喊着:“共产党是杀不绝的!”连绵起伏的桃花山,回荡着英雄母亲的壮烈绝唱,殷红的鲜血再次染红了漫山桃花!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像秦凤二一样,无数的英雄母亲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付出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她们的英雄气概必将代代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