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市妇联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找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中心,把握定位,明确任务,主动作为,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作用,彰显特色,作出贡献。 一、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带领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不断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鼓励、激励和引领石首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做贡献。一是实施妇女创业就业行动。继续实施妇女创业就业行动,以激励妇女建功立业为目标,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进一步拓展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政策的覆盖面,开展岗位培训,适时举办就业培训班,联合市就业局举办招聘会。二是深化“三万”活动。市妇联“三万”工作专班将进一步深入到桃花山镇王李场村开展驻村工作,组织、指导该村做好“四小”工作,即:整治小塘堰、维修小型泵站、疏挖小沟渠、维修小水窖,帮助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三是组织妇女健身展示活动。为展示各界妇女风采,掀起我市全民健身热潮,市妇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将联合开展庆“三八”妇女健身展示大赛。四是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找准文明家庭与和谐社区(村)、和谐社会的结合点。组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树立家庭文明建设的新典范,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践行家庭美德,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二、立足源头,履行职责,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 充分运用妇联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动员力,在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一是制定颁布《2011——2020年石首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做好现规划与新规划的过度衔接,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新规划的社会知晓率。二是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丰富“六大行动”活动内涵,在生活、身心方面给予留守妇女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要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服务站的规范管理,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积极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继续抓好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四是宣传妇女工作和妇女典型。加大对妇女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策划和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女性自觉践行“四自”精神,展现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三、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促进社会平安和谐。 深入了解妇女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妇女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是将妇女社会工作融入全市社会建设大局。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创造性地推进妇女社会工作,并不断拓展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空间。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继续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防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11.25”国际反家暴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普法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三是做好信访工作。市妇联将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制度,规范接访行为,完善信访归档整理工作,畅通妇女儿童利益诉求渠道,切实保障信访者的权利。 四、夯实基础,提高效能,努力打造“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主动顺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妇女群体的变化,以大局意识、超前眼光和现代视野,研究规划妇女组织的创新发展,构建覆盖面更广,设置形式更灵活,凝聚力更强,群众化特征更鲜明的妇女组织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在“妇女之家”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深化创业就业、综合维权、专题培训、家庭教育、文体活动等各种服务,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宣传政策的阵地、传递信息的纽带、服务群众的窗口和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妇联组织,不断拓展妇女工作领域,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指导、帮助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做好换届后妇联干部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年内将组织一次镇村妇联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妇联干部水平与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妇女干部队伍。三是提高妇联机关建设水平。结合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丰富党组学习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计划生育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