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大垸镇和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万莹创业创新事迹材料
万莹,女,1988年01月出生,汉族,湖北石首人。 2005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本科),所学专业为环境工程,在校期间分别获得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及“优秀大学生”称号。于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学位论文。2009年9月-2012年6月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所学专业为化学工艺,获校研究生全额奖学金,在校期间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2010年5月获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12年7月-2013年7月工作于武汉凯丽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膜技术研究所),职务为研究员,2012年年末被评为优秀员工。 为了回报家乡,服务基层,2013年7月,万莹放弃了在武汉优越的工作,通过大学生村官选聘,正式成为了一名村官,并被分配到了石首市调关镇连新垸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村团支部书记。在村任职一年以来,该同志在村开展服务工作,带着责任与热情,立足自身岗位,深入了解各项惠农政策,主动承担起上级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工作。她把握实际,组织好村级事务,积极配合村级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 工作以来,她真情投入农村,真心融入群众,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在做好本职工作和服务他人的同时,她心中也有自己的理想,她想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在调关镇连新垸村任职期间,她十分关注镇村的农业发展。注意到调关有多个合作社,其中稻虾养殖的合作社做得十分红火,“调弦龙虾”的名声也十分响亮。她对此十分有兴趣,经多方的调研发现稻虾养殖这种模式能保肥增产、恢复地力,增加特色农业产业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虾可以吃掉稻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而且虾在稻田里不停活动、觅食,还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排出的粪便又可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农田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号召,通过与家人商讨决定大胆创业。在家人、朋友、村干部和市镇领导的帮助下,她联系到多个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相关的专家,也考察了多处稻虾养殖的水田。她于2014年6月在大垸和丰村承包了168亩水田,承包期5年。 她将自己所有积蓄都投入了该项目,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奔走,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起初,亲戚朋友对她这样一个娇小女孩的创业行为都有些微词,但通过她的晓之以理的分析解说,都表示十分支持。在市组织部的推荐和团市委的帮助下,她申请了第七届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项目的资金扶持,并通过了团省委组织的评审会,她的项目成为重点扶持项目,获得10万扶持资金。她承诺在项目有明显收益后返还扶持资金,同时计划在创业成功后,带动并联合周围的农户一起做稻虾养殖,成立合作社带动该处农村经济的发展。 创业初期,除了资金问题,最艰难的是她在调关镇连新垸村任职,而创业项目所在地是大垸镇和丰村,她一方面要做好本职,一方面要照看稻田,因此经常江南江北两边跑。在市组织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将她调到大垸镇和丰村工作,这样给她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创业期间,为了能更好地照看田地,她将田边废弃的猪圈做了简单的改造便住了下来,而且住在村里也方便开展工作。她开玩笑说“我现在有一室一厅和一厨一卫,外加100多亩开放式外景花园!” 现如今,项目运行一年半,暂时发展平稳,今年年利润10万多。创业的路很长也很艰难,需要更强的信心走下去,她始终相信努力会换来收获。她相信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一名村官,她觉得只要怀着“一腔热血”,切切实实地在农村工作,在这片广阔天地里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