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集锦 - 寻找石首最美家庭 - 姑姑捐肾救侄女 平凡中谱写大爱——成先梅家庭
姑姑捐肾救侄女 平凡中谱写大爱——成先梅家庭
石首妇联 2015-12-18 17:12:14 

荆州市“五好文明家庭”——南口镇永福村成先梅家庭

      成先梅,女,43岁,汉族,初中文化,南口镇永福村7组村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4口之家。
      一提起成先梅,村里人就会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她是全村人公认的无私奉献、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的新时代农村妇女标杆。就是这样一名勤劳、善良的普通农村妇女,却用她的行动在平凡中谱写大爱,2012年底,得知小侄女确诊为尿毒症,她义无反顾决定捐肾,在配型成功后,于2013年8月,在武汉同济医院为其侄女捐肾,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现将她的事迹介绍如下:
      一、舍己救人,无私奉献
      在2012年年底,成先梅最小的侄女儿被医院查出患了尿毒症,那一年她的侄女儿才24岁,一听到这个消息,成先梅抑制不住内心悲痛,哭着告诉家人:侄女儿正处于如花似玉的年纪,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还没有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不能就这样失去她的宝贵生命,她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只要肾源匹配,一定要为她的侄女捐肾。
      几天之后,她与其他的亲戚一同赶往武汉同济医院看望生病的小侄女儿。在医院教授那了解到,要想治好侄女儿的病,必须进行肾移植手术。然而哥哥嫂嫂与侄女的肾源不匹配,不能给她们的女儿捐肾。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成先梅立即从武汉赶回石首老家,她将自己内心想为侄女换肾的想法告诉了她的丈夫和孩子们,结果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认为她这样做风险太大,如果手术不成功就会影响她后半辈子的健康,这样的结果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可是成先梅并没有放弃,耐心地劝说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还带上全家人去同济医院教授那详细咨询捐肾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她的坚持和努力劝服下,丈夫和孩子最终同意了她做捐肾手术。
      在经过系列严格的检查及漫长的等待过后,最终的手术时间确定在2013年8月6日,终于看到了希望,全家人激动不已。在上手术台的前一刻,医生对成先梅说:“你后悔吗,现在后悔的话还来得及。别人动手术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命,而你动手术却是为了救别人的命。”成先梅斩钉截铁的回答到:“我不后悔,从我得知侄女生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了,不为她做这样的努力,才会让我一辈子内疚与后悔,只要侄女好了,一切都值了”。经过八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先梅和她的侄女儿都顺利从手术室出来,手术特别成功。教授非常高兴的对她说:“这是我们医院五年来第一例旁系亲属肾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谢谢你,你太伟大了。”成先梅只是轻轻的笑着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知道我应该这样做,也只能做到这些。”在场的医护人员与家人朋友用热烈的掌声和爱的眼神回馈这位伟大的农村新时代女性。
      二、勤劳致富、家庭和睦
      成先梅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成先梅里里外外都是行家。走进她的家里,只要触目可及的地方都收拾的干净整齐。她的丈夫和大女儿都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她一人承担,每日辛勤劳作之余还要照顾在上小学的儿子,辅导儿子的功课以及教导他如何做人。平日里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提上水果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公公婆婆。邻里之间关系也处理的非常融洽,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
      这几年收成不错,成先梅的家也从之前的平房盖成了楼房,家里电器样样都齐全,丝毫不比城市里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成先梅的典型事例将进一步宣传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好的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农村妇女依靠自己的智慧、辛勤劳动、积极进取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村妇女提高自身素质、追求自我、活出自我的过程。
      文化渗透如细风润物,文明新风似大地回春,农村妇女优良文化行为在这种渗透中逐渐形成,经过这种文化洗礼的“农村新女性”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她们将带着崭新的风貌、活跃的思想、大胆的创新,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上一条:敬老睦邻 助人为乐——郑文祥家庭
下一条:凡事尽力而为——傅家树家庭
Copyright © 2011-2016 www.sssf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石首市妇女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石首市南岳山大道市委办公楼 电话:0716-7819565
E-mail:shishoushi@hbwomen.org.cn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6002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