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五好文明家庭”——久合垸乡焦市村张大萍家庭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焦市村1组的张大萍,就给人以“上善若水”的感觉。她那水银泻地般的关爱,她那润物无声般的细腻,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一提起她的大家庭,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其家庭是社会公认的帮助邻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和谐家庭”。 一、待人以孝以诚,构建和谐家庭 构建和谐家庭,需要涉及家庭内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一个已婚妇女,在家里除了要与丈夫相亲相爱、同心协力之外,还要以“孝”侍奉公公婆婆,以“诚”与其他亲属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把构建和谐家庭的美德理想变成生动鲜活的现实。张大萍的公公中风后,虽然不是她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自她进婆家后,就把公公当作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孝敬。如今的公公已有80多岁了,别说早已不能操持家务,就连自己起坐行走都需要靠人搀扶帮助,于是,像给公公洗头洗脚、擦身等等经常性的事情,就统统由她包揽了。饮食习惯上,她也处处注意迎合老人的口味。比如老人喜食甜食,但牙齿又不太好,每次外去,她都记得给老人带一些酥软可口的甜品。每天煮饭时,都要想方设法顾全大家的口味,老人喜食烂饭和炖得很烂的菜,而其它人又喜吃硬饭,她就不辞辛劳地做两锅饭,做菜时先做老人,然后才做其它人的。有时公公心情不好说她一两句,她也总是一笑置之。她的公公深受感动,在老人的心目中,张大萍仿佛不是他的儿媳,而是他的女儿。在背后,公公常在人前夸她“孝”,甚至说她比亲生女儿还要好,还要“贴心”。但她始终认为,孝敬公婆,是儿媳的本份,尽心尽力是应该的,在这方面,没有“最好”,只求“更好”。 二、善待邻里,平凡中的非凡 张大萍演绎“上善若水”的道德准则,是用爱心串起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谁家有难,张大萍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使他们一一鼓起生活的勇气,直面困难。一个平凡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张大萍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该帮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的人! 2000年的一天,焦市村一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找上门来,向张大萍诉说,眼下猪市低迷,家里养的10来头猪卖不出价钱。“听说现在市场上豆腐销路不错,我会这门手艺,却没钱添置豆腐机,能不能借点本钱给我,做点豆腐生意,好维持生计?”这位村民的家庭情况张大萍一清二楚,他妻子是位聋哑人,儿子患肢体残疾,惟有女儿聪明伶俐,是全家人的希望。这样的人应该帮他一把!平时就与人为善的张大萍二话没说,就毫不犹豫从自己家里拿出500元钱,交给了这位村民,并叮嘱他,以后若有困难,可以再来找她。这位村民用张大萍资助的钱,购买了设备制作豆腐,做起了豆腐生意。 结婚以来,张大萍矢志不渝地以爱心对待丈夫和儿女,以孝心对待公公,以诚心对待亲属、朋友,以爱心帮助邻里,为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而默默奉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