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中学 刘行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市文峰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我叫刘行知。 我一直认为,我是幸运的。因为幸运,我拥有一个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相同的名字;因为幸运,我很顺利地读完小学、初中考入师范,实现了当教师的梦想;因为幸运,我又得以从高基庙中学调入了石首的窗口学校;因为幸运,我便有了这个机会,能和大家聊聊我的工作经历,谈谈我的职业感悟。 1993年8月,刚刚过完十七岁生日的我,带着满腔热情回到了我的母校——高基庙中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在语文学科里的默默耕耘。46个学期,900多个星期,8000多个日子……从青春年少到年届不惑,从高基庙到文峰,我一直坚守在石首的教育园地里。如今,23年过去,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自1999年以来,我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次,省级一等奖8次,地市级一等奖10余次。2004年7月,我远赴山东青岛参加全国中语会创新作文教学大赛,一举夺得大赛一等奖;2015年,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的阅读课又通过了层层选拔,获得教育部“部级优课”称号。我的十余篇论文《<中国石拱桥>导学创意》《分解活化 写出动感》等发表于全国专业杂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等报刊;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编写了《创新实用教案》《语文作文教案》《课例品评的智慧》《人教版精读课文教例精编》《梦里乡音》等10余部书籍,著述近100万字;辅导学生获全国作文大赛奖、省级征文活动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发表文章多篇。 2010年,因为我的出色业绩,我被破格晋升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当时乃至现在,我都是石首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我曾获得过的荣誉有:石首市优秀教师,石首市优秀班主任,石首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石首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石首市首届慧芳园丁奖,荆州市第三届、第四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我知道,这些荣誉,是大家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我也知道,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国家的根基,是百姓的血脉,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更知道,这不仅仅是谋生的饭碗,更是社会赋予的责任,来不得一点疏忽,更容不得一丝马虎!所以,我唯有始终以一颗火热的心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常常有人问我,你哪来的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写文章、做研究?是的,教师的工作本就琐碎不堪。作为班主任,我每天要早到班、晚下班,每天的课间操要陪练,放学路队要监控。为了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我几乎是一日不间断地守在学校里;常规的备课、上课、改作业、辅优转差一点儿也不懈怠。除此之外,还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和培训。我只能利用休息时间! 当别人吃过晚饭在街上散步的时候,我在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当别人周末里和三五好友聚会的时候,我在电脑边敲击键盘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当别人暑假里和家人游山玩水的时候,我在找机会四处听课学习…… 女儿小时候写的作文里出现过这样的句子:“妈妈很忙”,“半夜里还能听到妈妈敲击键盘的声音”,“上学路上我是和妈妈一路小跑去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在看书”…… 我就是这样,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钻研教学,提升自我。现在,我所读过的专业书籍和报刊填满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书柜,我所做的读书笔记堆了厚厚一摞,而我自己创作的“论文”“试卷”“心得”等文字更是塞满了文件夹……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很累。记得2006年9月,我当班主任带的14班,班上有84个人,同时我还带12班的语文课,那个班也是近80人的大班。那时候平均每天都有四节课,楼上楼下跑过来,每个班站上两节课,再讲上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已经累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了。回到办公室,还要面对近170人的堆得小山似的作业。每天下班回到家,连话都不想多说,只想躺下休息。最严重的一次是,上完上午第四节课,我就觉得头昏眼花,实在没有力气走出教室,就趴在了我放在教室后面的办公桌上。后来是班上的学生找了学校领导,将我送回家里休息的。也是从那次起,我就落下了眩晕症。 那段时间,我的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尤其是看不得爱人和孩子有一点点的不良习惯。好在同是教师的爱人理解我心疼我,我的女儿也十分懂事。他们用爱和包容帮我度过了那段最辛苦的日子。尽管如此,我还是始终没有向学校领导提出减掉我的工作量,因为我知道,学生多,班额大,领导有领导的难处。 这样忙碌的日子持续了两年,直到那届学生上初三,我才卸下了重担。 有人可能会想,你这样打疲劳仗,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得到保障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样一组数据:我2003年带的10班是石首市政府表彰的优秀班级,毕业时有7人考入奥赛班,20人考入一中,当年的学生刘真是中考语文科状元;2006年带的14班,毕业时有6人考入奥赛班,近30人考入一中,当年的学生田学怡是中考总分状元,后来考入世界名校——香港中文大学;2014年毕业的6班,有十多人达到奥赛班录取线,有35人达到一中录取线。这些成绩在同类班级中,无一例外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他们在校期间的语文考试成绩,都是出类拔萃的。 其实,除了2014年带毕业的6班,其他时候我都是教两个班语文兼任班主任,包括现在。有个年轻老师身体不好请了病假,学校中途不好安排,同级的老师轮流代课又对学生发展不利。学校领导就想到了我,找我商量。他们知道我负担重,既是班主任,又是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但他们更知道,我责任心强,做事认真。所以,从四月份起,我就又“重操旧业”,开始教两个班语文了。 这大半个学期,我不仅认真钻研教法,力争课堂的高效率,还引导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除了教好课文,我还组织了“课前美文赏析”“课前三分钟演讲”“优秀作文推介会”“好书伴我成长”演讲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交流,孩子们爱上了语文,也爱上了我。每次去他们班上课,他们都是精神抖擞地欢迎我;每次上完课离开,他们都会微笑着跟我说“再见”。就像我教过的每一届学生一样,他们愿意和我交流,愿意和我亲近。因为我教给他们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终身受益的方法,是我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 今年春节,我2003年带的10班的学生们回来看我,他们大多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当年的中考语文状元刘真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已经是银行中层管理人员;汪洋由初一时的小调皮华丽丽大变身成为学霸,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现在是广州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骨干;演过童话剧《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的帅小伙魏扬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现在成了武汉一所大学的讲师;“小作家”陈诗梨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现在是汉口育才小学的老师;才女班长肖云路刚刚结束一年的山区支教志愿者生活;女学霸邓晨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正要前往澳大利亚深造;而在武汉大学攻读的博士生李航正远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 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起与我共度的初中时光的时候,令他们记忆犹新的就是我组织的“美文欣赏”活动和我时不时介绍给他们的一些鸡汤文字,诸如《做一个有香味的女孩》,还有“你不能改变命运的长度,但是你可以充实命运的宽度;你不能改变环境,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你可以展现笑容”之类。时隔多年,他们依然能记得这些文字,能记得我带领他们读书赏文,能记得当时听到这些话语时心里的感动,能清晰地说出这些话语对他们的良好影响! 这不能不让我想到一位教育家的话语,他说,所谓教育,就是忘掉所有课本上所学知识后留下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能够给学生的就应该是关于生命成长的良好影响。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上,身教永远重于言传。我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我总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友善待人。当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时,我不急不躁,帮他们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也会帮他们分析事情的轻重利弊;当学生有困难时,我们会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起出点子想办法。 在同事们中间,我也力争做好这样的表率。从2002年起,我就是语文备课组长。分配教学教研任务的时候,我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完成。遇到其他老师偷懒拖拉时,我也会友情敦促、热情相助。2013年,我开始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要统筹安排全校的语文教研工作。无论是公开课、教研讲座,还是出题拟卷,我从不耍滑头。遇到年轻老师有公开课任务、论文写作任务,我都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指导。有时候,一节竞赛课往往要磨好几个回合,我也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听反复评。前段时间,录制“优课”的高峰期,有一天我就听了三节课评了两节课。迄今为止,由我指导的李蓉老师、夏志红老师、夏镭老师都在石首市的语文教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夏志红老师、谢大静老师的优课也获得了好评,正准备推送到荆州市参评;夏镭老师也将代表石首参加十月份的荆州市课堂教学竞赛。因为我的影响,我们语文教研组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得红红火火。 有同事说,我们工作不出色,看见行知会不好意思。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的内心怎么会不觉得幸福呢!做这样一个播撒阳光的人,会让我的人生之路也充满阳光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只是人民教师队伍里最普通的一位,我用每一位教师都会有的心态,做了每一位教师都会做、都正在做着的事情。不同的是,我是最幸运的一位,我站在了这里!是我的同事们、我的同行们把机会给了我,让我代表他们讲述了千千万万普通的人民教师的心声:我们愿意牵起教育的手,下辈子,还来做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