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是一名来自石首市群众艺术馆的优秀文化工作者。她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工作者、石首市优秀共产党员、石首市文化局先进个人。这两年实施着一项“徒步石首自然村”村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田野考察工作,走访了31的行政村,300多个自然村落,记录了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文化资料,参与了国务院绿色能源发展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绿色能源发展及其全球性含义国际研讨会”,并就团山地区村落文化发展做了发言。为国务院绿色示范开发团队提供了村落文化开发的一手资料,得到了专家的高度好评。 他们家是个传统的大家庭,因为公公婆婆身体都不好,他们放弃了最后一批单位的福利购房,选择和老人住在一起。后来姑姐离异,为帮助照顾老人,也带着孩子搬了过来。如今已有20年了。 公公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医院,头顶两个清晰的弹槽,那是参加解放长沙战役留下的“勋章”,因脑部神经受损,他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偶尔还会狂躁,多次被医生开出病危通知,因为家人的精心照顾,他坚强的活到了今天。婆婆去世前偏瘫九年,常年卧病在床的她直到去世,身上没有一个疮疤,没有一点异味。老人有尊严的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没有一丝遗憾。 姑姐熊传军,一个为了父母献出了一生幸福的女人,她时刻以老人的冷暖放在心头,把老人的需求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从没学过医的她,在陪伴老人的岁月里学会了针灸和肌肉注射,对老人的所以药品的功能和副作用都了如指掌。 侄女黄翔和舅妈王莹是忘年交的朋友:喜欢什么样的男孩;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参加了哪里的公益活动等等,她都会在电话里和她聊个不停,多少年来,她们无话不谈。 女儿熊婧羽现就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校期间,多次获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英语阅读大赛二等奖,校级特等奖学金。并且经常参加学校各类公益活动,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人。 王莹喜欢尝试着给老人做一些面饼,调节老人胃口,给老人按摩,推老人到公园或外面晒太阳。 爱人熊传武只因石首市电视台的一个报道,驱车十几公里,来到高基庙镇广藤街村一位农民家里,男子车祸残疾,女子身患白血病,他悄悄的为他们送上了500元钱。这样的事情在他的生活中还很多。周末他们会一起到福利院、特校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上一份关爱。当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发生时,这家人都以个人的名义,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先后捐出了6000多元。通过微信公益,他们又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的捐助。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有爱就行了。这就是她写意人生的幸福,忘记人生的苦难,追求生活的意趣。 |